醫療器械行業:馬來西亞冉冉上升的新星
作者:來源: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點擊數: 493發布時間:2021年11月22日
多元化產業布局
醫療器械行業是第十一個馬來西亞大計劃中確定的“3+2”高增長子行業之一,并將在新的馬來西亞工業總體規劃中繼續推進。這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領域,預計將通過生產高復雜度、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為馬來西亞的經濟格局,特別是制造業,重新注入活力。
截至目前,馬來西亞有200多家從業制造商,生產各種用于醫療、牙外科、光學和一般健康用途的產品和設備。馬來西亞是全球導管、外科和檢查手套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供應全球80%的導管和60%的橡膠手套(包括醫用手套)。
在馬來西亞衛生部(MOH)下屬的醫療器械管理局(MDA)的密切監管下,馬來西亞大多數當地醫療器械制造商,均符合ISO 13485 標準、美國FDA 21 CFR Part 820標準,能生產滿足CE標志的產品。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要求,因為本國90%以上的醫療器械面向出口市場。
馬來西亞醫療器械行業的貿易表現穩步增長。2018年,它在歷史上首次突破200億令吉的出口量,達到230億令吉,并在2019年再接再厲達到239億令吉。即使面對2020年的全球新冠疫情,該行業繼續穩步發展, 2020年,出口額已達到299億令吉。
投資者也越來越關注到馬來西亞作為投資目的國的吸引力,特別是作為一個外包目的地和東盟內部的醫療器械制造中心。在2020年,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共批準了51個相關項目投資額達61億令吉,其中35.9%即22億令吉的投資,來自海外。
行業精英之家
馬來西亞醫療器械行業從上世紀80年代簡單的醫用手套生產國起步,發展到現如今制造復雜醫療產品的地位。國家重視發展完善的供應鏈網絡,特別重視互補產業(如半導體、電氣和電子、金屬沖壓和塑料產業)的發展,使得醫療器械制造商在相關行業中的排名遙遙領先。這種端到端的生態系統,對于尋求生產高附加值醫療設備并在此特定領域提供支持服務的制造商來說,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迄今為止,馬來西亞擁有30多家醫療器械跨國公司,利用該國作為其離岸基地,生產自己的利基產品。這些公司繼續加強其在馬來西亞的制造工廠的技術研發。今年,在《財富》未來50強中排名第8位的美國Dexcom公司宣布在馬來西亞建立其在美國以外的首個連續血糖監測(CGM)系統制造工廠,以幫助Dexcom滿足全球需求。該公司最新推出的尖端醫療設備產品測量血糖讀數時不需要任何血液,這一創新的CGM系統,讓億萬糖尿病患者受益。
同樣,2014年,KLS Martin在馬來西亞建立了其德國總部外第一家外科器械生產廠。作為高品質和創新醫療技術的行業領導者,該公司不僅利用馬來西亞為手術室開發和生產(諸如植入系統、高頻手術設備、手術激光和消毒容器等)利基產品提供解決方案,也為普通外科和研發建立了卓越中心(COE),為東南亞地區服務。這也進一步證明了馬來西亞醫療器械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能讓該國產品堅持國際標準的同時,保持世界一流。
總部位于英國的施樂輝(Smith+Nephew)也在馬來西亞建立了業務。這家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企業成立于160多年前,目前正在馬來西亞投資設立一個機構,以支持其骨科特許經營權產品的生產,確保該公司在亞太地區持續的強勁增長。指定制造的特許產品,包括膝關節和髖關節植入物等。
此外,馬來西亞的醫療器械產業生態系統吸引著即將到來的創新型行業參與者。2016年7月,Materialise NV擴大了馬來西亞業務,在外科規劃、3D打印手術指南和3D打印植入物等專業領域,開發添加劑制造和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公司為醫療器械行業從業者,提供靈活而又可定制的解決方案。該馬來西亞工廠旨在成為Materialise NV公司DLP 3D打印技術的能級中心,并有望進一步加強馬來西亞在亞洲3D打印行業的驅動功能。